在NBA的舞臺上,每年各隊對于新秀的挑選都充滿了深思熟慮。特別是在現今的籃球聯盟中,擁有一流射術的球員往往能穩固其球隊地位,就如同捧住了一個堅實的“鐵飯碗”。克萊-湯普森這樣的頂級射手,已然成為各隊夢寐以求的場上核心。然而,選秀之路并非一帆風順,許多隊伍都在此跌過跟頭,黃蜂隊在首輪第四順位選擇孔-克努佩爾的決策亦是如此。
黃蜂隊此次選擇,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。在選秀大會前,克努佩爾的模擬選秀排名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。他們隊伍中已有特雷-約翰遜、艾斯-貝利等多位天賦出眾的新星,但他們最終卻選擇了身高一米九六、年僅十九歲的杜克大學鋒衛搖擺人孔-克努佩爾。
克努佩爾在大學時期的表現確實令人眼前一亮。他不需要過多球權,接球后出手的穩定性非常出色。在比賽中展現出了完美的團隊配合潛質。他能在弗拉格吸引對方防守的情況下,展現出一定的持球進攻能力。
在24-25賽季中,克努佩爾為球隊出戰多次,場均貢獻了穩定的得分和籃板數據,三分球命中率超過40%,罰球命中率更是超過90%。這樣的投射表現無疑讓黃蜂隊看到了他的價值。然而,黃蜂隊中已有兩位持球手拉梅洛-寶兒和布蘭登-米勒,若再增加一位,可能會引發場上的球權分配問題。
然而,黃蜂隊在選擇克努佩爾時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——他的力量對抗上的劣勢可能會影響其投籃手感。在首場夏季聯賽中,克努佩爾就遭遇了這一問題。面對更快節奏的攻防和更強硬的防守動作,他未能適應比賽節奏,全場比賽出手8次僅命中1球,得分和助攻數據均不理想。
不僅如此,克努佩爾在防守端也存在問題。無論是頂防時的身體對抗還是換防時的靈活性,他都需進行大幅提升才能達到標準。這種情況與去年的火箭隊探花秀謝潑德有些相似。
謝潑德在大學期間投射穩定性極佳,特別是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2.1%。聯合試訓中他還有出色的助跑彈跳高度。盡管他在夏季聯賽中表現出色,但到了常規賽卻出現了“水土不服”的情況,場均得分并不高。然而在今年夏季聯賽開始后,謝潑德再次打出統治級數據,與克努佩爾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因此,對于像謝潑德這樣在夏季聯賽表現出色的球員而言,他們在常規賽中的表現往往充滿了不確定性。對于克努佩爾而言,他很可能也會經歷一個艱難的菜鳥賽季。從這兩位高順位新秀身上,我們或許可以得到啟示:在選秀時,除了看其技術能力外,還需要注意其是否能適應高強度的比賽和團隊合作。手感或許比潛力更加難以捉摸,選擇新秀時必須慎之又慎。大家認為克努佩爾會在未來的比賽中展現出更出色的表現嗎?期待各位的留言與討論!